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树立大食物观
“树粮”大有可为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写入“树立大食物观”,作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 大食物观由保障粮食安全转向全面保障食物安全,拓宽了食物的边界。践行大食物观,应跳出“粮油肉蛋奶”的固有思维模式,将视角从田地向枝头延伸,发展利用好我国33亿亩林木资源,深挖可食用果实、块根和花叶为主的“树粮”潜力。作为缓解粮食安全压力、支撑国家大食物战略的重要支点,未来发展树粮大有可为。

+

+

树粮的重要性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粮食安全问题给予强烈关注。分析人士认为,这预示着今后中国将采取更强有力措施确保粮食安全,使国人不仅“吃饱”,更要“吃好”。

此次报告明确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考虑到世界正经历新的动荡变革,这一新提法反映了中共二十大应对未来粮食安全风险的未雨绸缪和顶层设计。

据官方统计,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达13657亿斤,为历史最高水平;人均粮食产量达483.5公斤,即使不考虑进口和库存也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另据测算,当前中国粮食库存消费比超过50%,同样远超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粮食安全警戒线。

  尽管中国粮食安全并无“近忧”,但“远虑”不少。从国际供给研判,疫情叠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对全球粮食供应体系造成很大冲击,国际粮食供应链稳定性不容乐观。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都对粮食危机发出警告。

目前中国大部分农产品都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特别是大豆等部分农产品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且进口对象国相对集中。在此情况下,国际形势变化将不可避免对国内除小麦、水稻等口粮外的粮食供给产生一定影响。“也就是说,14亿中国人‘吃饱’虽然已没有问题,但‘吃好’受外部影响还比较大,目前还没有完全做到。”

从“吃饱”无虞到实现“吃好”,需要有新的思路。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意味着今后中国在确保粮食安全上将多措并举:除了继续保证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绝对安全外,还将更加注重保障肉蛋果蔬等其他食品供应,防范化解国际环境、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等因素给国内粮食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除了补上农田水利建设短板外,还将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进农产品品种。“总的来说,就是在吃饱的基础上力争让民众‘吃好’。”

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中国耕地面积约19.18亿亩,与第二次调查相比10年间共减少了1.13亿亩。这表明中国当前虽然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分析人士认为,从此次二十大报告观之,预计今后中国将在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上更加严格。


: